服务热线:4001195598-3-1

当前位置:创新技术专题

研发智能设备,实现“人在地上站,活在天上干”

近日,山东济南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员工应用该中心自主研发的配电架空线路无人化带电作业平台及系列装置,在该公司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开展模拟演练,进一步验证设备连接旁路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现场应用奠定基础。

传统配电网带电作业强度大、风险高,同时带电作业车难以进入山坡、农田、窄巷等地,作业地点受限。为解决以上问题,2024年2月,济南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依托该公司朱国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创新团队。团队成员提出,应用数智化设备替代作业人员和带电作业车,实现“人在地上站,活在天上干”,开始研发配电架空线路无人化带电作业平台及系列装置。该设备包含吊装无人机、柔性牵引装置、作业平台及系列末端工具等。

2024年5月9日,团队成员在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完成设备的首次现场测试,成功实现无人机吊装作业平台及作业平台沿线路自动行走功能。测试中,成员们发现无人机与作业平台采用硬杆连接,无人机起降时需要地面人员配合,地面人员距离无人机叶扇近,存在安全风险,且硬杆连接方式对飞手操作精度要求高,作业平台悬挂成功率较低。

团队成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试验,提出了“双向锁定”柔性牵引设计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采用横纵90度短杆铰连接设计,可在地面先行组装无人机与作业平台,无人机起降时无须地面人员配合连接,飞手也更容易将作业平台悬挂至架空线路。此外,团队成员还给设备新增了高清摄像头可视化功能和绝缘导线剥皮自动化感应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同年7月,配电架空线路无人化带电作业平台及系列装置研发成功,该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具备可线上行走、远程操作、自动识别等功能,能够自动开展断引线、接引线、夹导线、连接旁路电缆4类带电作业,大大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2024年7月12日,团队成员使用该设备在10千伏美城线完成“高空无人、地面无车”智能化带电断引线作业。无人机吊装作业平台精准悬挂至架空线路上,智能机械臂仅用8分钟便完成引线断开操作,设备全程未出现信号延迟或定位偏差等问题。同年12月3日,团队成员使用该设备在10千伏前金线成功开展无人化带电接引线作业,作业时长较以往缩短35分钟。

截至今年3月,配电架空线路无人化带电作业平台及系列装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经测算,该设备大规模应用后,济南供电公司年均可减少配电网带电作业3000人次。下一步,团队成员计划使用轻量化材料和高能量密度电池,进一步减轻设备重量,延长待机时间,提升操作安全性。


稿件来源:国家电网报